澳洲硕士留学有哪些优势?澳洲硕士移民的途径是什么?
说实话,当初选择去澳洲读硕士,还真不只是为了那一纸文凭…更多是在为将来铺一条能留下来的路。毕竟谁不想在一个环境好、福利优厚的地方安定下来呢?对了,我后来才意识到,原来“读书”和“移民”之间真的有一条几乎量身定做的通道——尤其是像我们这种拿了澳洲硕士学位的人。

这篇文章就聊聊我是怎么一步步把“留学”变成“永居”的,中间走过哪些弯路,又靠什么关键步骤最终拿下了身份。内容主要分三块:先是讲讲常见的几种通过澳洲硕士学历移民的方式,接着分析每条路径的实际操作要点,最后再分享一下我自己走过的流程和一些避坑建议…希望对你有点参考价值。
一、技术移民:189独立签证 vs 190州担保
这是最主流的一种方式。你要是刚好在澳大利亚完成了至少两年的全日制学习(CRICOS注册课程),就可以直接获得5分的PY加分,再加上硕士学历本身的15-20分,起步就有一定优势了。
比如,我学的是信息技术,属于MLTSSL清单上的职业,这就意味着我可以走189独立技术移民。不过分数是个坎儿啊…光靠学历+年龄+英语通常不够稳,还得想办法凑分。
怎么办?考个PTE或雅思4个8?有帮助;配偶有技能加分吗?也可以蹭一波;还有NAATI翻译证书,虽然累但能加5分…我当时就是把这些边角料分数都榨干了,最后拼到75分才敢递交。
当然,如果你分数差点火候,也不用慌。190州担保可能更适合你。“州政府愿意要你”,很多时候比自己硬扛分数线靠谱多了。像南澳、塔州这些地方,对本地毕业生特别友好,只要你找到工作或者有意向定居,基本都能拿到提名机会…而且!关键是这还能一次性加5分,简直是雪中送炭。
二、毕业生签证(485):缓冲期的关键跳板
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一点…其实485签证才是真正的“黄金过渡期”。
你想啊,刚毕业哪那么容易立刻凑够分数?更别说找全职工作了。而485给了你两年半甚至三年的时间(研究型硕士可以拿三年),在这段时间里,你可以:
1. 积累澳洲本地工作经验,这对EOI打分太重要了;
2. 补语言成绩、考职业评估、参加培训课程(比如会计的同学要去CPA);
3. 等待政策变动或抢州担保名额。
我就靠着这两年多时间,找到了一份IT支持的工作,慢慢转正成了系统分析师……这才有了后面申请州担的基础。所以说,千万别把485当成“临时逗留签”,它是通往永居的重要桥梁。
三、飞际移民如何帮我搞定全流程
说真的,前期我一直觉得自己DIY完全没问题…结果第一次做ACS职业评估就被退回了两次,材料准备得稀碎。“我以为只要成绩单就行”,实际上人家要详细描述每门课的内容和项目经历……唉,真是交了不少学费。
后来经朋友介绍联系上了飞际移民,他们团队看了我的背景后很快给出了两条可行路径:一个是冲189,另一个是备选塔州190+偏远地区加分。
重点是他们没让我盲目刷题或者报班,而是根据我的专业方向重新梳理了工作经历,还指导我把项目经验包装得更贴近ANZSCO的职业要求。就连推荐信怎么写、简历怎么调关键词,都有模板和建议……太省心了。
最让我感动的是,当我终于攒够分递上EoI之后,他们还定期跟进邀请情况,提醒我更新简历、保持联系方式畅通……果然一个月后就收到了塔州的邀约邮件!现在回过头看,与其说是“花钱买服务”,不如说是“用专业换时间”。
如果你也在犹豫要不要找个机构帮忙…我的建议是:早点介入总比最后补救强。尤其像我们这种非法律/医学背景的学生,没人带真的很容易走偏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澳洲移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71au.cn/yiminsh/8580.html

